香港人存款調查,存夠78萬才有安全感?存多少錢才敢退休?

香港生活開銷大,加上買車買樓旅行、結婚生子、供下一代讀書等經濟負擔,於是“慳家”“省錢”像減肥一樣,不知不覺成為了許多人的畢生事業。

香港人這麼努力,到底要儲多少錢才能緩解這種焦慮?想要退休過上安穩生活,又要多少錢?

香港人儲蓄“安全感”調查

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(存保會)2019年8月做了一次香港人儲蓄“安全感”指標調查。

調查訪問了1000名18歲以上的香港人,發現有儲蓄習慣的受訪者達78%。

有儲蓄習慣的人士,每人每月平均儲蓄金額,中位數為5000元,平均數則為7500元(較去年有增加)。

這部分有儲蓄習慣的人更偏向銀行存款

存錢用來做什麼?應急、存下來等退休、子女教育等都是熱門選項。

假設未來1年的收入、支出都不會大變化,根據受訪者回應的資料,平均大概要將儲蓄或流動資金維持在78萬,才能讓自己有“安全感”。

而同一問題,2018年得到的資料是72.5萬。

“安全感”越來越貴。

調查特別訪問50至65歲“准退休人士”的儲蓄狀況。

這部分香港人當中,72%有儲蓄習慣,存錢能力也比其他年齡段高,平均每月可以儲9900港幣。

不過,這群“准退休人士”如果要維持目前生活水準1年(收入和支出變化不大),平均要有91萬才有“安全感”。

如果想安心退休,這群“准退休人士”的平均資料顯示,他們認為至少要500萬才夠穩。

退休“安全感”這麼貴 理想與現實有多遠?

安聯投資在2019年7月發佈了“退休信心調查”。

受訪者普遍認為需要550萬才能達到理想的退休生活水準,但他們平均只能儲蓄315.3萬元,差距為235萬元,是自2014年以來最大。

而在2020年1月,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調查指出,受訪港人平均32歲開始準備退休生活,六成受訪者決定把香港作為退休定居地。

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。

借用香港積金局網站內的“退休需要電腦”:

如果65歲退休,預期壽命按衛生署資料設定為88歲,儲蓄317萬(參考安聯投資調查所得平均儲蓄能力),實際上退休後,每月能用的也只有11500元。

但其實退休每人能用11500元,也算“寬裕”了。

因為根據,香港統計署的資料,每人每月平均開支大概是9253元。

不過即使退休開支收窄為9253元,要在65歲退休(預期壽命88歲),還是要準備255萬。

而按照本文開頭的調查資料,按平均每人每月儲蓄7500元(每年9萬)來算,退休如果要準備255萬,那大概要28年,那麼37歲前真的要準備了。

如果按中位數每人每月儲蓄5000元(每年6萬)來算,退休如果要準備255萬,那大概要37年,那麼28歲就要準備了。

針對退休儲蓄,港中大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課程聯席主任李兆波稱,不少人年輕時均對退休生活過分樂觀,到退休前的日子逼近,才開始為儲蓄不達標而憂慮。

他建議市民及早策劃退休生活,儘量在投身工作時,即開始儲蓄,每月儲蓄不少於薪金20%,並應制定儲蓄計畫及目標。

每個月要存那麼多錢……

祝大家都能暴富呀~


圖片: Internet │ 影片及資料來源: 簡職H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