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前《香港經濟日報》一篇文章,講述一名40歲的會計師,期盼達成財務自由,努力累積資產。他選擇了買入滙豐控股(00005)作收息,但近期滙豐不明朗的因素,股價在30多元水平上落,令他十分擔憂,因他在60元水平買滙豐。
這位會計師除了一筆過買,更會月供滙豐,因他覺得滙豐是大藍籌,給他十分安全感,股息率又高,是非常好的資產對象。可惜,這位會計師手上很多滙豐是在60元水平買入的,近期滙豐因國際政治關係,受到許多的壓力,造成了不少不明朗因素,令他十分害怕,這段時間情緒十分低落,從而導致濕疹發作,痛苦萬分。
這篇文章被網民熱議,有網民慨嘆:「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!」皆因2017年初,一位33歲的士司機在討論區發帖,表示自己靠滙豐「食息」達財務自由、成功提早退休。他2017年2月在討論區發帖:
我今年33歲,終於成功靠買匯控退休了!
我揸咗的士11年,每月開足30日工,每日揸12個鐘,一個月平均儲蓄$17500,一夠錢就買匯控,唔理咩價位;世紀供股果期我手持5200股,到上個月終於買夠40000股,每個月收過萬蚊息,依家可以退休了!
我同阿媽住自置頹樓,一個月用幾千蚊就夠了,以後我可以做毒L,唔較鬧鐘起床,日日打機,上網,睇書,打波了,好開心! |
「自滙豐4月宣布今年不派息後,不少網民關注這位的士司機失去滙豐的股息收入,會否打亂他的財務自由計劃。
的士司機、會計師買滙豐,齊齊被「獅王」不派息而打亂財務自由部署,這事例很值得追求財務自由者警剔。記得財經博客止凡今年4月在《iMoney》專欄提醒,達成財務自由應適度分散投資:「散戶要防止投資項目出事,可做的不多。加上,若太集中單一資產項目,萬一出事將嚴重影響生活。」
在此節錄止凡兄的專欄內容,以下四點可謂定立財務自由計劃的規條,值得銘記在心:
第一,集中投資與分散投資,經常是投資者討論的題目。筆者並不反對作合適的分散投資,原因有二。首先,投資股票,始終散戶的控制權有限,散戶要防止投資項目出事,可做的不多。加上,若太集中單一資產項目,萬一出事將嚴重影響生活。
第二,即使財自退休後,仍需習慣繼續監察投資組合。不時檢視與優化組合是需要的,別感到達標後就甚麼也不理。始終,市場會變化,資產會變質,有需要時要作出調整。
第三,被動收入大於日常支出就算財務自由,但這數字別計得太「剛剛好」,預留多點緩衝更好,因為若出現突如其來的變化,也不至於影響生活。記得當年借用了價值投資中的「安全邊際」概念來作比喻,被人留言質疑指一派胡言,「安全邊際」並非這個意思,今次就不用了。
第四,年輕人達到財務自由,需注意日後年紀增加與健康變化,有機會令醫療開支大增,出現失預算的情況,亦是一大風險。 |
「别把所有資產放在同一個籃子」,是避免投資風險的傳統智慧。筆者想起《iMoney》專欄作者林本利博士(林Sir)有一個股票投資規條——每隻股票只佔投資組合的10%,而且投資要涵蓋不同板塊,例如分散於新經濟股、銀行股、地產股、中港美ETF等。
林本利博士將於9月2日為《iMoney》主講「亂市投資錦囊」講座,分享在新冠肺炎疫症、中美角力、香港政局不穩的亂局下,投資者應如何自處?又會透露其最新部署,多年來跑贏大市7至10%的股票投資策略,以及如何為下一代在英國預備第二家園。
圖片: Internet │ 資料來源: hket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