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來不少人想開離岸戶口 (Offshore Account),把資金轉移海外。本地大型銀行如花旗銀行 (citi)和滙豐銀行,海外證券行如Firstrade和 Interactive Brokers 都可以開設離岸戶口,除此之外,更可以經虛擬銀行或海外銀行開戶。究竟如何開離岸戶口?有甚麼要求?即睇PMDHK各離岸戶口開設途徑比較。
離岸戶口是甚麼?
離岸戶口,又叫海外戶口,即在非原居地銀行開設的戶口,如在留學或工作假期期間,不少人都會開設離岸戶口方便生活。
此外,離岸戶口可把資金轉移至海外,令其不受原居地監管。如香港人在香港以外地區,如美國、英國、澳洲等國家的銀行開戶,裡面的資金就不受香港境內監管。
外資銀行
第一個方法就是透過本地銀行開立離岸戶口,現時在香港提供相關服務的有花旗銀行 Citi、滙豐銀行 HSBC、星展銀行 BDS 以及渣打銀行 Standard Charter,當中以滙豐銀行的門檻最低,滙豐運籌理財的最低結存要求為HK$200,000,其他銀行戶口都需要過百萬資金。
要留意,部分銀行需要客戶親身到希望開戶的國家,又或會要求客戶提供開戶原因,如有意移民、在海外置業、有投資需要等等。另外,各銀行不會在官網披露太多關於離岸戶口的資料,客戶需要打電話或親身到分行查詢詳情。
海外證劵行
另一途徑就是透海外證劵行開立離岸戶口,入場門檻較低,部分不設最低存款門檻。但用戶要留意,開戶時最好選擇有美國投資者保護公司 (SIPC) 承保的券商,即使證券行倒閉,都可獲賠最高500,000美元,有一定保障,名單可於SIPC官網查詢。此外,部分證券行會提供扣賬卡(Debit Card),供用戶日常使用,但需要賬戶內有指定數量資金。
較多人選擇的有第一證券 Firstrade、盈透證券 Interactive Brokers、嘉信理財 Charles Schwab和德美利證券 TD Ameritrade,當中盈透證券 Interactive Brokers分港版和美版賬戶,只有美版賬戶才算是真正的「離岸戶口」,並受SIPC保障。
虛擬銀行
相信不少人都有留意開虛擬銀行的消息,在外國虛擬銀行開戶同樣可作離岸戶口之用,且就如香港的存款保障計劃一樣,外國虛擬銀行戶口也會受類似的計劃保障,英國銀行的保額高達85,000英鎊。虛擬銀行的熱門選擇有英國的Monzo、Revolut、Startling Bank,和歐洲的N26,部分虛擬銀行亦會提供扣賬卡。
由於虛擬銀行亦受政府監管,所以開戶時也要提供身分證明文件如護照,且只接受指定國家居民開戶,故申請時要提供當地地址,部分更要求提供當地電話號碼,港人或需要另覓途徑申請外國地址和電話。此外,當使用虛擬銀行App時,若系統偵測到用戶並非處於當地,或會封鎖帳戶,所以用戶登入App時要使用VPN以更改IP地址。
海外銀行
最後一個途徑就是直接在海外銀行開戶,較為港人熟悉的有英國的巴克萊銀行 (Barclays Bank) 和美國的華美銀行 (East West Bank USA)。
巴克萊銀行 (Barclays Bank) 是英國第二大銀行,有超過300年歷史。開戶時,需要提交地址證明、護照和銀行月結單等文件,且需要由專業人士核証副本 (Certified true copy),其後將文件寄往銀行審批。開戶最低存款要求為25,000英鎊或等值外幣,帳戶受DCS存款保障,上限為50,000英鎊。
至於華美銀行 (East West Bank USA) 則於1973年開業,起初專為在美華人提供金融服務,現時已在全球多個城市開設分行,香港亦有辦公室,可直接用香港地址和電話開戶。華美銀行的開戶門檻不高,普通的「優利儲蓄帳戶」每月收取3美元服務費,若每月平均餘額維持2,500美元,則無需收取。華美銀行受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(FDIC) 保障,每個存款人的每個帳戶保險金額上限為250,000美元。
開離岸戶口途徑比較
圖片來源 │報表及資料來源: moneyhero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