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季的環球債券市場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影響,包括美國關稅及中東的事態發展。美國宣布「解放日」關稅後,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達到頂峰,但後來美方對關稅採取較為溫和的態度,擔憂因而消退。隨著各國央行的減息週期接近尾聲,市場焦點由貨幣政策轉向財政政策,以及這些政策對債務可持續性的潛在影響。
本季市場焦點主要由美國局勢主導。4 月 2 日的「解放日」當日,特朗普公布了比預期更大規模和更加全面的關稅措施(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徵收 10% 的關稅,對與美國有大量貿易逆差的國家徵收更高的對等關稅)。其後政府宣布暫停 90 日(至 7 月 9 日屆滿),以爭取談判時間,這種較為溫和的取態——特別是對中國——舒緩了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。
主要央行(如美國聯儲局和日本銀行)選擇按兵不動,或適度放寬貨幣政策。英倫銀行延續每季減息模式,將基準利率下調至 4.25%,而歐洲央行本季內兩度減息,主要政策利率降至 2%。
本季度內,所有主要國債市場的孳息曲線均變得更陡峭(即長期國債孳息相對上升)。日本和加拿大國債市場表現相對滯後,加拿大央行對美國關稅政策表示不確定。增長疲弱和通脹壓力放緩,令澳洲利率市場反應相對正面。 |